秋云急忙缩进了被窝里,道:“赵海怎么又来了。”侯海洋跳下床,把门关掉,手脚麻利地穿衣服,同时朝外吼道:“你到厨房去,灶下面有红曹,看一看熟没有。”
穿好衣服,在厨房里看见了赵海。有些人是一天比一天胖,赵海则是一天比一天要瘦,鹰钩鼻子似乎占到了脸部的三分之一,他把烤熟的红苔刨了出来,小心翼翼撕红苔皮子,道:“侯海洋,你狗日的白日宣淫。”
侯海洋呸了一声:“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说话这么难听。吃饭没有我就知道你没有吃,先吃红菩垫底。”
赵海吸了吸鼻子,道:“我闻到了腊肉香,腊肉下酒,好滋味啊。”
侯海洋的美好时光被迫中断,他哭笑不得地应酬着:“你没有带酒吗,我这里只有大半瓶酒了。”
赵海脸上带着无限可惜的神情,道:“晦,你早说,我还以为你这里有酒,大半瓶酒,我们两人不过瘾。”
“赵老师,少喝点酒,适当喝酒有益身体健康,喝多了对身体有百害无一益你看你瘦得像个竹竿,风一吹就要被吹跑。
“瘦是瘦有肌肉,瘦比胖要强得多。”赵海已经猜到秋云肯定在牛背陀,刚才两人说不定还在亲热,他很阴险地想道:“两人搞事太心急,连院门都没有关,我这样撞进来肯定会吓侯海洋一大跳,最好是把他吓得阳疾了。”想着侯海洋阳痞不举的模样,他摸了摸鹰钩鼻子,嘿嘿笑了起来。
秋云端着腊肉到厨房,向赵海打了声招呼,道:“有腊肉和炯蛋,你们先到那边去喝酒。”她将腊肉放到灶台上,转身出去到院子角落扯葱。
秋云刚刚经历了疯狂甜蜜的完美性生活,脸上皮肤白里透红,眼睛水汪汪似乎要滴出水来,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的女人味。赵海看得呆了,眼神发直,半天都转不过弯。侯海洋在一旁都看不过去了,使劲咳嗽数声,赵海这才依依不舍将目光收回,道:“海洋,你小子艳福不浅啊。”
侯海洋没有搭理这个话题,端起腊肉,道:“走,喝酒。赵海长叹一声,拉长声音道:“酒人愁肠愁更愁,海洋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两人到了饭桌,还没有等到鱼汤上来,你一杯我一杯就将大半瓶酒喝个底朝天,侯海洋最多喝了三两酒,其余四五两酒都进了赵海肚子里。秋云端着鱼汤进来时,赵海的目光基本失控,在秋云脸上转来转去。秋云在新乡学校里还算见过世面之人,也受不了如此赤裸的目光,放了菜就不再露面。
赵海在牛背陀小学喝过很多次酒,每次喝酒都醉得走不了路,留宿在牛背陀。今天只有大半瓶洒,喝完以后没有烂醉,似醉非醉之间就不肯留住在牛背陀。
天黑如漆,没有一点亮色,侯海洋劝道:“老赵,别走了,天黑得很,莫摔到田里头。”
赵海打了一个酒饱隔,道:“我在这里就要坏了你们好事,侯老弟,不羡神仙只羡鸳鸯,当哥哥的真羡慕你,天这么冷,抱到美人睡觉,这个滋味赛过活神仙。人和人咋就不一样,我们四个人一起看录像,赵良勇不仅没事,还当了官我和你被踢到村小,你狗小子抱着美人睡觉,我一个人睡硬板床,想女人只能用手。他妈的,人和人怎么就不一样
侯海洋见赵海酒意不浅,胡话连篇,再劝:“别走了,就在这里睡。”
“我,走了,不当电灯泡。”赵海摇摇摆摆走入黑暗之中。
侯海洋看着赵海进人浓浓的黑暗之中,又叮嘱了一声,这才将铁门关掉,转身回屋。秋云道:“赵海太颓废了,目光太色,再这样下去,迟早要毁掉。”侯海洋道:“他心里苦闷,无处发泄,我很理解他。在新乡这个鬼地方,他就算想努力想奋斗,也没有任何途径,哀莫大于心死。”
秋云评价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就算受到不公平对待,也不是色迷迷的理由,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至于境遇,大家都在新乡,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唯独他一个人像这个鬼样子,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素质。”
天气寒冷,秋云缩着脖子,将手伸进口袋里,摸到了一只传呼机,这是侯梅洋送的那一只。这一次回茂东,秋忠勇给秋云另外买了一只汉显传呼机,目的是用父亲的汉显代替男友的汉显。秋云回到新乡以后,怕侯海洋不高兴,就没有说另一只汉显的事情,这个传呼机也没有随身带到牛背花小学。
在透不过光的黑色迷雾中,赵海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学校,他脑中满是秋云红润的脸颊以及苗条性感的身体,荷尔蒙在身体里不断膨胀。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看到学校前面两百米处的一家路边商店,商店里散发出微弱的昏黄灯光。
“拿包烟。”赵海进了屋,见柜台里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随口问道,“你爸妈到哪里去了你在守店。”
小姑娘知道赵海是学校老师,拿了烟,道:“我哥结婚,我爸妈过去帮忙,还没有回来。”
“你哥回来了”
“没有,他在沙州结婚。”小姑娘打了个哈欠,拿着两块钱转身朝里屋走去。
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小姑娘看上去比白天要漂亮了几分。赵海身体烦躁异常,他头脑发热,神差鬼使一般跟着小姑娘进了里屋。小姑娘正将钱放进柜子里,被赵海从后面抱住,直朝床上推。
从小商店出来时,赵海酒醒来,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既惊又泊,如孤魂野鬼一般在田间走动着,一夜未归。
接连几天,他内心都被一股邪火控制,无法摆脱。
侯海洋与赵海有完全不同的心境,得知秋云即将调离新乡学校,他便把每天都当成了与秋云相聚的最后一天,所以每一天都充满了离愁别绪,每一天都激情澎湃。十多天下来,到了三月中旬,他身体累了,绷紧的神经不由得松懈下来,致命的一击就在此时不期而至。
秋云上完课,将书本放回寝室。李酸酸在窗外用煤油炉炒鸡蛋,见秋云出门,意味深长地笑道:“秋老师,到牛背陀去”秋云答非所问地道:“又吃炒鸡蛋。”这是两个女人最寻常对答,和以前的许多日子一模一样。
自从秋云与侯海洋有了鱼水之欢以后,秋云明显进人一种女人状态,皮肤细嫩,白中带红,如同被阳光雨露滋润而显得生机勃勃的三月绿草,这让李酸酸暗地里充满嫉妒。每次秋云留宿于牛背陀,她的嫉护心就会在心里发芽,种子的力量逼使她及时向新乡老师们宣布秋云的行踪。
在这一段时间里,秋云明目张胆地天天留宿于牛背陀,反而让她无趣,更让她愤愤不平,多次在不同场合讲:“现在的教育当局都是软蛋,以前出现这种事情早就挂上破鞋标志游街示众,哪里还抬得起头刘清德平时又凶又恶又不吃豆芽角角,恶人遇到横人,他还是下软蛋。”更多的男教师听到李酸酸发布的消息,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只有极个别古板的老教师是发自内心反感如此行为。
对于秋云来说,她很快就要离开新乡,新乡的一切即将成为遥远的回忆,她在新乡除了一个男友以外没有知心朋友,因此,除了侯海洋以外没有什么事能值得她留念。
李酸酸又对着秋云的背影道:“秋老师,你是到牛背花去吗你给侯海洋那小子带个话,还是要过来耍,别重色轻友,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她这一张嘴巴说出来的话总是刺耳,秋云忍不住回过头来想讽刺几句,见到李酸酸正端着碗吃鸡蛋,反击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从去年人月到今年三月,除了寒假和少数回家的时间,天天都看到李酸酸吃炒鸡蛋,有时中午和晚上各吃一个。数百个炒鸡蛋仍然没有让李酸酸滋润起来,她脸色黄中带黑,嚼动鸡蛋时眼旁皱纹横生。
从青石梯子走上操场,秋云猛然见着父亲秋忠勇和姑姑秋忠红,另外还有一人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见到这二,她顿时明白离漏曹的日子到来了,她招呼父亲和姑姑时,声音有些发涩,不知是喜悦还是悲拐。
秋忠红是职业女性的打扮,道:“小云,这是巴山县教育局的朱局长。”
来人是巴山师范校原副校长朱永清,目前在教育局任副局长。前两天,他接到市教委主任熊有志打来的电话,不敢怠慢,迅速办好秋云调动手续,今天又亲自陪着秋忠红处长和秋忠勇一起前往新乡。
朱永清道:“秋老师这种高学历人才,分到了新乡,完全是浪费,以后这种人才到了巴山,绝对会留在巴山一中,回去以后我要在民主生活会上作检讨。”
秋忠红笑道:“当初这孩子天真,想到最偏僻的地方去工作,我们全家人劝都不听,真是个辈拐拐。”
这两句对话都是官面上的套话,半是真来半是假,纯粹是没有营养的客气话,当然,大家都不在意说些什么,只要把事情办好就成。
寒暄几句,朱永清道:“秋处长,你们先收拾收拾东西,我去找代校长,跟他交代一下具体的事。”
秋云主动道:“朱局长,我带你去找代校长。”
走到操场上,朱永清问:“我有一个叫侯海洋的学生分到新乡学校,他是师范校的三好学生,业务能力强,阴差阳错分到了新乡。”
“侯海洋”三个字就如没有电流的金刚钻,安静地躺在秋云的心灵最深处。朱永清提起这三个字,就如给金刚钻通上电,“突突突”地钻动起来,让秋云很是心痛。这种痛有如实质,扯心拉肺。
“侯海洋以前在新乡小学,现在在牛背陀村小,他是新老师中教书水平最高的,而且篮球打得好,写字称得上书法,普通话在新乡是一流的。”秋云毫不掩饰对侯海洋的好感。
朱永清对侯海洋的情况很清楚,知道秋云所言非虚,纳闷地问:“侯海洋以前是学生干部,为人处世还不错,教学水平也行,为什么把他从中心校调到村小难道你们中心校的人才很多”
秋云不清楚朱永清和侯海洋的渊源,有意在教育局领导面前为侯海洋鸣不平,道:“学校几个老师在电视室看了香港的录像片,学校领导小题大做,把看录像定性为聚众看黄色录像。侯海洋由此被踢到小学校。”她主动说出此事,另一层原因是担心代友明会向朱永清提出“聚众看黄色录像”的说法,提前就打起了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