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侯卫东官场笔记 > 第1210章 中织部来了尚方宝剑

第1210章 中织部来了尚方宝剑

二人点头答应。

送陈曙光出来时,侯卫东冲他伸出大拇指,道:“曙光兄,你未雨绸缪,小弟佩服得很哪。”

能够及时给朱建国汇报,陈曙光很高兴。早一天汇报,又得到省委书记明确指示,对于省委组织部来说,不仅仅是节省时间的问题,这关系到部里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确大问题。

他主动向侯卫东发出邀请:“卫东老弟,这需要感谢你啊,没有你如此安排,这一拖,不知几天又过去了,怎么样,明晚喝杯小酒如何”

虽然二人是老相识,毕竟陈曙光是省委常委,按理说,他是没有理由请侯卫东吃饭的,只是侯卫东如今虽不是常委,但官居秘书长要位,与他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况且,省委书记有了明确指示,剩下的问题就是副部长们落实了,作为一把手,自然放松了许多,只等待结果就行了。

侯卫东想也没想,一口答应:“如果朱书记没有特殊安排,就明晚不过,地方我来安排,人员你来定。”

二人笑着握手道别,陈曙光连夜回去给副部长们下达任务。

晚上,陪同朱建国接待完日本客人,回到青林苑,还不到九点。

楚飞安排的钟点工已经到位,家里一尘不染,换洗衣服也有了着落。

难得的待在家里,时间也不是很晚,侯卫东坐在客厅里,一时浮想联翩。

近期事情虽然不少,但是几个大事似乎还算顺利。

工作上,赛事组织工作,总算和岭西市接了头,等市里把方案报上来,自己再下点功夫,只要能通过郑少良那一关,事情就算成功了一大半。

有了上次主动汇报的态度,至少,这段时间,郑少良还没有找过自己的麻烦。包括宣传部长万峰,上次沟通以后,媒体的报道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些变化,不仅侯卫东的镜头多了,电视解说词和报纸上,“省委秘书长侯卫东陪同调研”,“省委秘书长侯卫东出席会议”之类的字眼也多了起来。

倒是医保调研的事,还没有布置下去,好在这是人社厅的职责,估计用不了多久,人社厅会找上门来。

办公厅内部,运转还算顺畅,至少到目前为止,石小磊还没有出什么故事,其他副秘书长和厅主任各自把了一摊,也都兢兢业业,包括建房的事也有了着落。

真正棘手的,还是人的问题。

小勇上位茂云书记应该有七成把握,从这次调研看,沙州和茂云,在准备工作上,差别较大,如果古中州没有大的动作,搞不好,回岭西、尾矿项目两件大事,最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侯卫东曾经走过弯路。

他一度把茂云书记、尾矿项目看成毫不相干的两件事,认为,朱小勇上了书记,项目就会给沙州,反之亦然。跟朱建国走了一趟,他才明白,在朱建国心里,这两件事情,其实就是一回事。

可是,毕竟古中州是省委常委,赵东是省委书记秘书出身,沙州最后真要四大皆空,朱建国怕也不好收场。

这些重大问题毕竟要通过省委常委会研究,这和市级、县级常委会不同,县委常委会,书记、县长有矛盾,进而有些争执,甚至是白热化,都是正常的;在省委常委会上,没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不可能有什么事情能在现场争执不下,一旦那样,这省委书记也就基本上到头了。

但是,古中州回省城,尾矿项目落地,朱小勇上位书记,赵东的安排问题,这些事情堆在一起,就成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个个顶天,侯卫东实在是想不通,朱建国有什么锦囊妙计,能够一一把它们摆平。

大事想不出头绪,侯卫东回到眼前可以操作的事情上来。

很显然,根据陈曙光的汇报,以及朱建国签字的语气,这一轮调整恐怕不仅仅是地市微调的问题了,包括相关的地市和一批省直部门都要调整。

本来,按照侯卫东的计划,省委办公厅的调整,要过些日子,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贬意的味道越来越浓,现在更多的人讲究,新官上任给自己浇三盆水,保持足够的冷静,可是赶上批量调整的机会,也不能没有一点儿动作,那样的话,会让手下人认为一把手在书记那里没有份量。

如此看来,就不单单是杨柳一个人的安排问题了。

侯卫东很清楚自己目前的份量,能够运作杨柳成功上位,已经很不容易了,他还没有能力、也不能在干部问题上对朱建国建议太多,那是越权行为,势必引起朱建国的反感。

唯一可以调整的,只有自己管辖的省委办公厅了,这是自留地,提出的建议无论采纳与否,都不会给朱建国留下不好的印象。

从目前来看,最接近退休年龄的,只有政研室主任史照贤。

他看过史照贤的简历,按照简历上的出生年月,还有接近半年时间。可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一名干部会主动退休,相反,由于省委一般都是定期研究干部,多数情况下,都会滞后一段时间退下来。

当然,对某些岗位,也不排除提前转岗的可能。可是,史照贤已经是省委秘书长,哪里还有什么更合适的岗位来安排他

退一步讲,即便这一次史照贤下来,谁来接任政研室主任毕竟这个职务要兼任省委副秘书长,不可能从现任政研室副主任中产生,最常规的渠道是从现任的副厅级的副秘书长中产生。

可是现有的副秘书长,副厅级的,只有接待办主任殷素素,让她去爬格子,显然不合适。

办公厅副主任赵旭东是综合处长出身,胜任政研室主任岗位绝对没有问题,可是如果直接上位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步子似乎大了些。

如果史照贤这一次不退下来,那就只有把现在办公厅的人员交流一下了,当然,交流的难度也很大。之所以说难度大,侯卫东是考虑到省委办公厅部门的特殊性。

副秘书长们虽说只是歪把正厅,可是长期在省委工作,整天在省委领导面前晃悠,久而久之,自觉身价也高了起来。

他们出去吃饭应酬,对方出于礼貌,一般在介绍时,动辄就是“这是省委领导,某某秘书长”,副字是肯定不会有的。

一开始,有的还能把握住分寸,谦虚地更正“没有省委领导,我这秘书长也是副的”。

可是三杯酒下肚,反复吃请几次,尤其是一起唱过歌、洗过澡,情况就完全变了。不仅不再拒绝“省委领导”的称呼,而且如果有人再称呼自己副秘书长,心里反而不得劲。

有的甚至还把胸脯拍得啪啪响,嘴里称兄道弟不说,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要求,还主动大包大揽,“一切包在我身上。”

这种感觉,就像恶鬼上身,又如吸毒上瘾,明知不对,却无力摆脱,欲罢不能又非常受用。

因此,他们的心气就高的离了谱,超过了正常的期望值,一旦有机会交流,就是到部门做一把手,眼睛只盯着地市书记市长,省直综合部门、大单位,看看有没有实权。对于小部门一把手则不屑一顾,宁肯在省委歪把正厅退休。

可是,地市书记市长位置显要,先不说地市下边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就是省委书记想动动这些岗位,也不知道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省直的竞争同样激烈。最有竞争力的,自然是地市个别上升无望的书记,以及人数相对较多的年龄原因接不了书记的市长,他们的目标就是省直一些所谓的好单位,不管怎么说,在地市拼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进省城干几年退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这一批人,还有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一大串副秘书长、副部长等着到部门接个一把手,真正部门副职能够就地荣升一把手的,屈指可数,少之又少,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不知道背后还要做多少工作。

综上所述,这些副秘书长的交流就成了大难事。侯卫东更加清楚的是,他们的交流,他这个秘书长别说不是常委,就是任了常委,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省委书记。

现任的厅级干部不到龄,交流又交流不动,真正有些自主权的,就是从办公厅的处级干部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争取调个副厅级了。

省委办公厅具备任职资格的处级调副厅,至少,这是侯卫东的职权,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给朱建国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