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按照背包客们的传统线路矢量前行,他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身随心动。
从阿里到新疆,从北京到南京,从遵义到赤水,从镇远到铁溪,从宝鸡过太白到汉中,从万州到宜宾,从济南到山海关,从八百里秦川到八百里洞庭,天龙古镇,台儿庄古城,婺源春光,褒斜栈道,庐山嵩山高黎贡山,青田文昌凤凰,章江和贡江交汇处的波浪滔滔椰子姑娘曾去过的地方,他全去过了,椰子姑娘没去过的地方,他也全去了。和寻常的穷游不一样,他的旅途更像是一次田野调查。
漫长的一路,边走边看边思考,他写日记:都说这里贫瘠,是否历来这里就如此,还是我们判断的标准不同以往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大了流动和交流,其结果是地区间不应出现太多差异才对,然而对于缺乏规模和脆弱内质的少数团体来说,此种改变带来的文化灭绝的可能大于重生。当文化离开生活被放在博物馆的时候,就已然只是历史,而断了延续的可能。而往往,历史就是这样被不断书写。发展是硬道理,谈的是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选择不一定全来自内部需求,而是大势所趋以前,只看到同类的相似,现在,则看到的是不同类的差异,家庭如此、地区如此,国家亦如此。眼界大了,自然提倡国际化、全球化了,有意思呀
他们俩坐在了华强北的那家比萨店里。
他给椰子姑娘看他的日记和书稿,太多了,整整一个背包。和寻常的旅行文学不同,不是什么攻略,字里行间也没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慨叹,他本是个出色的建筑设计师,行文以建筑学为支点,辐射民生、民俗、对历史的反思。他又把旅途中吸收的宗教观念和自身掌握的自然科学结合,连篇累牍的现象学思辨。他所触碰到的很多东西,扎实又新鲜,这哪里是日记,简直是跨界论文集。椰子姑娘本身就是个资深旅行者,读过太多旅行者的攻略,却是头一回触碰这样丰满的旅行。
大部分的文字椰子姑娘读不太懂,她惊讶于他的积淀,这个男人像是一块浸满了营养液的海绵不,不仅仅是一块海绵,他更像是一块超级容量的移动硬盘。
知识赋予男人魅力,这个如今胡子拉碴的男人简直让人眩晕。
她激动起来,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出书。
他却淡然地回答说,书不是很想出了。
他说:初上路时带着手稿,是打算增补后出版的,本想边游历边修改,没想到走得越远改得越多,到最后全盘推翻乃至另起炉灶真实的世界不是书房里敲敲键盘就能表述清楚的,越书写,越发现有很多东西仰之弥高,越对自己当下的文字持怀疑态度。有些东西积累了就好,出书,就算了吧。
他拈起一块儿比萨,咬了一口,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说:走得太久了,想宅一宅了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
正常人的生活
椰子姑娘愣着神,品味着他的话,脸红了一下,瞬间又激动了起来。
她伸手把他嘴边的比萨夺了下来,大声喊:不行必须出书
她一瞬间变回了九年前比萨店里那个凶巴巴的小姑娘:这么好的文字,这么多的心血,干吗要自己把自己给埋没了我跟你说,你,必须出书不出不行他吓了一跳,仿佛又有一把硬币叮叮当当掉了一地,恍如昨日重现。
太久没有见过她凶巴巴的样子了,好凶哦凶得人心底一颤,再一软。
他听到自己轻声地回答她:好了,比萨还给我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