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冒犯,指犯颜谏争。
译文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而可当面直谏。”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
注释
1“君子”两句:有多种解说,或说“上”指仁义,“下”指财利;或说“上”指道,“下”指器,即具体能力;或说“上”即长进,“下”即沉沦。今从第一说。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的学习是为了自己增进修养学识,现在人的学习是为了表现给人看。”
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1。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
1蘧qu伯玉:卫国大夫。名瑗,孔子在卫国时曾居住其家。
译文
蘧伯玉派了一位使者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问道:“先生在做些什么啊”使者回答:“先生想使自己少一些过失,但还没能做到。”
使者辞出。孔子说:“真是个好使者真是个好使者”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
1此句重出,已见泰伯篇十四章。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方面政事。”
曾子说:“君子的思虑不超出自己的职位。”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
注释
1而:用法同“之”。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自己的言语超过行动而感到可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行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那就是: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写照呀。”
1429子贡方人1。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
1方人:讥评别人。方,通“谤”。一说品评议论别人,“方”即比方的意思。今从前说。
译文
子贡讥评别人。孔子说:“赐啊,你就那么好了吗我就没有这样的闲工夫。”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1431子曰:“不逆诈1,不亿不信2,抑亦先觉者3,是贤乎”
注释
1逆:预料,揣度。
2亿:臆测。
3抑:但是。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有欺诈,不无端猜测别人没有诚信,但也能及早察觉真相,这样的人是贤者了吧”
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1:“丘何为是栖栖者与2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注释
1微生亩:“微生”是姓,“亩”是名。
2栖栖xi:忙碌不安的样子。
译文
微生亩对孔子说:“你为什么这样忙碌不安的呢莫非是要显示你的口才吗”孔子说:“我不敢显示口才,我是厌恶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1433子曰:“骥不称其力1,称其德也。”
注释
1骥:千里马。
译文
孔子说:“被称为千里马的,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问:“用恩惠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么又用什么来回报恩惠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惠来回报恩惠。”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1,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是天吧”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1。子服景伯以告2,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3,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1公伯寮iáo:“公伯”是姓,“寮”是名,或说也是孔子学生。愬su:进谗言。
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何,字伯,谥号景。
3夫子:指季孙。
4肆:处死刑后陈尸示众。市朝:市集和朝廷。大夫之尸陈于朝廷,士之尸陈于市。这里指市集。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事告诉孔子,并说:“先生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能够把公伯寮处死并陈尸于街市。”
孔子说:“大道将实行呢,这是命;大道将废弃呢,这也是命。公伯寮能把命怎么样”
1437子曰:“贤者辟世1,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释
1辟bi:避开。
译文
孔子说:“贤者避开昏乱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避开一地而另择一地,再次一等的避开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避开不好的言语。”
孔子又说:“像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143。晨门曰2:“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鲁城的外门。
2晨门:守门人,负责早夜开闭城门。
译文
子路在石门宿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守门人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我从孔氏那儿来。”守门人说:“是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那个人吗”
1439子击磬于卫1,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2,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3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4。”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5。”
注释
1磬qg:一种打击乐器。
2荷:肩负。蒉kui:草织的盛器。
3硁硁kēng:象声词,形容敲击石头的声音。
4“深则厉”两句:语见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意谓如果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过去,如果水浅,就提起衣服过去。这里表示个人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厉,穿着衣服涉水。
5末:无。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天正击磬时,有一个人担着草筐从孔子住所的门前经过,他说:“这样击磬是有心事啊”过一会儿又说:“真鄙陋啊,这种硁硁的磬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就守着自己罢了。如果水深,就穿着衣服过去,如果水浅,就提起衣服过去。”
孔子说:“这人好坚决啊没有什么可以说服他。”
14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1。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2,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3。”
注释
1“高宗谅阴”两句:见尚书无逸,原文语句稍有不同。意谓高宗守丧,三年不问国事。高宗,商王武丁。谅阴,天子居丧所住的庐屋。
2薨hong:周代诸侯死亡称“薨”。
3“百官”句:意谓继位的新君三年不问政事,故朝中百官各守其职而听命于宰相。总己,即主持统理自己的职事。冢宰,周代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中说:殷高宗守丧居庐,三年不言语。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岂止殷高宗这样,古人都这样。国君死了,三年之内,百官各自统理自己的职事而听命于冢宰。”
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能够以礼行事,那就容易使百姓听从治理。”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2”
注释
1人:这里指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如亲族朋友等。
2病:难。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自我修身而做到严肃认真。”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自我修身而使亲友安乐。”
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自我修身而使百姓安乐。能自我修身而使百姓安乐,尧、舜大概也觉得不容易做到吧”
1443原壤夷俟1。子曰:“幼而不孙弟2,长而无述焉3,老而不死,是为贼4。”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孔子的故交。是一个另有主张而不赞同孔子学说的人。夷:箕踞,伸开两腿坐于地上的姿势,这不合双膝着地的跪坐礼节。俟:等待。
2孙弟:同“逊悌”。
3述:称述。
4贼:有危害的人。
译文
原壤伸开双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说:“你年幼时不懂得逊悌的礼节,年长后没有可以称道的事业成就,年老了只是偷生不死,真是个祸害。”说着,孔子用手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
1444阙党童子将命1。或问之曰:“益者与2”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3,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
1阙党:地名。即阙里,孔子所居之地。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话。
2益:长进。
3居于位:这里指坐在成人的席位上。按照礼节,童子应当坐于旁位,不可与成人并坐。
译文
阙党的一个少年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一个求长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又看他与长辈并排行走。这不是个求长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