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芳华 > 《》是曾属于她的芳菲年华

《》是曾属于她的芳菲年华

美好的爱恋成了罪孽、少女心事被一刀刀剖开,令年轻的严歌苓几乎产生了赴死之心。

历经绝望,冷静之后的严歌苓,开始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人心,也逐渐发现了一些蛰伏在人性之下,更深刻的东西。

那时候的人们究竟有没有爱的权利

所谓爱情,为何会在当时如此不堪一击

一个从未伤害过别人的人,为何会被如此落井下石

真诚和善良,到底有没有用

严歌苓把这些问题写进了芳华,留给观者来回味,品评。

芳华中的萧穗子,比起严歌苓来,生活似乎更加简单而平静。

那是因为严歌苓找到了一个更适合盛装那些绝望与孤独的角色何小萍。

那时候的文工团里,也确实有过这么一个女孩子,像芳华里的何小萍一样,受尽了大家的捉弄和排挤。

当时的严歌苓和电影中的萧穗子一样,并没能伸出援手。把这一角色写进芳华,也正是想表达她的忏悔之情。

20岁时,严歌苓所在部队参加了自卫反击战。

当时严歌苓和电影中的萧穗子一样,去当战地记者,没想到,这成为了她一生的转折。

之前,她只在文工团里编舞、编墙报,生活里只有轻歌曼舞。而后,那些战地记者的的体验,几乎彻底颠覆了她的生活。

电影芳华中,何小萍到野战医院担任护士,目睹了这样一幅画面:在野战医院里,全是前线拉回来的伤号,到处都躺满了人,连走道都几乎被堵住。

那时候的严歌苓看到这么多血淋淋的战士,感到很震惊:都是年轻的生命,为什么可以一下子就变成这样

在采访、照顾伤员的3个月里,她常常跟着护士换药,呆在医院里,陪着负伤的战士说说话。

那几个月,让一个20岁的小姑娘忽然看到了战争的可怕、看到了死亡恐惧。

在听到了太多士兵们讲述的悲伤的故事后,对生命的悲悯让她再也不能傻乎乎地唱歌跳舞。

严歌苓开始写作,最初写感伤的诗,后来写带有反战情绪的小说,其中一篇叫十五月儿缺,写的是一个越南的女孩子和中国男孩,他们在边境认识、相爱,结果,就被一场战争毁灭了。

之后,她还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叫小姑娘,写一个女战士,年龄小,部队里人都叫她小姑娘,胆子小,但是上了战场,为了杀敌,胆子就变大了。

在芳华里,严歌苓把备受排挤的何小萍“送”到了野战医院做护士。带她脱离了人的欺负,带她看尽了生死。

严歌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着故事里的何小萍成长,带着她强大,也带着她寻回了内心的宁静。

19年,她被调到铁道兵去写剧本,在爸爸的鼓励与支持下,成为了一名军旅作家。作品连连获奖,在文坛崭露头角。

直到25岁退伍,严歌苓的军旅生活才画上句号,她像芳华中的萧穗子那样,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作家之路。

在看尽了生死之后,她的笔下不再有单纯的儿女情长,也不再有单纯的歌颂。

她开始反思,探讨人性,在理想的幻影中描述黑暗,又在黑暗中探索希望的光芒。

30岁后的严歌苓,依然在写作之路上前进着,磨砺着,她的见识更加广博,写作手法更加纯熟。

她苦读英语,每天抱着书和字典死记硬背,考入了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的写作训练班。后来她成功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以及写作最高fa学位,成为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百年来首位华人校友。

人寰、扶桑、寄居者、陆犯焉识她成了一名多产作家,小说屡屡获奖。

她创作的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热播电视剧。

但在严歌苓的心中,仍然记挂着那一段青春时光,想要提笔描写,却又始终不敢碰触。

后来,冯小刚的邀请,让她终于把自己的青春落在了纸上,铸成了这部芳华。

我们在芳华中,听到萧穗子平静地讲述。

讲述那段被禁锢的爱情;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善良;讲述战争的残酷;也讲述一代人的青春时光。

在这段故事的结尾,犯下错误,给人带来伤害的人,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报应;一直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好人,也没能得到所谓的奖赏。

但电影中没有不甘,更没有愤怒。

岁月带走了一代人的芳华,严歌苓选择把知足,留给了被时代和命运亏待的何小萍与刘峰,看着他们在岁月中相依相伴,寻找着灵魂最深处的宁静。

而这段故事的讲述者严歌苓,在历经了风雨后,终究选择和带给她无限疼痛的青春时光和解。

她不粉饰,也不夸大,只是诚实地书写。

关于爱情,关于善良,关于“伟大”,关于牺牲,关于命运,关于时代

她用一支笔,在芳华中刻画人性的暗,又追索人性的光。

事实上,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在一个潮水四起、泥沙俱下的时代,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如何活得从容。文末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