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与自由社会中的任何交易一样,就业是一项自愿的活动。如果人们通过自食其力或受其他雇主雇用能够挣到更多的钱,就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或继续一项工作了。每个工作的人实际上都在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出价最高的雇主。有时拿自由的水池清洁工来说,他们将劳动力卖给不同的顾客;有时就大多数工作者来说,他们只将劳动力卖给某一个顾客,即他们的雇主。水池清洁工能够自由选择,为出价更高的顾客工作或者在他掌握了新技能后,转行做报酬更高的服务工作。同样,上班族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跳槽,去追求薪资更丰厚的工作。上班族没有跳槽,就证明他们目前的工作可能是当前所拥有的最好选择。低报酬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削。e
e一名员工的具体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需求雇主是否需要这名员工所掌握的技能、供应有多少人具备这些技能以及生产力这名员工对那些任务的完成程度如何。要想获得较高的薪资,这位员工必须提高其自身价值,要么掌握极少数人具备的急需技能如医生,要么通过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来提高生产力,根本无捷径可走。e
现实链接
对通货紧缩的完全妖魔化还有对通货膨胀的相对接受是当今经济学中最成功的宣传策略。在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眼中,通货紧缩被定义为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全面下降,就好像经济领域的鼠疫一样。只要有一丁点儿通货紧缩的苗头,政府通常就会采取措施抬高物价。
价格下降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断上涨的物价,要是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将近150年从1直到1913年中,美国的物价一直在稳步下降,几乎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然而,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几个阶段。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正如本章所讲述的那样,是因为生产率的提高。如果货币供应稳定就像美联储成立前的美国那样,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下降。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装饰家具、量身定做的衣服,付得起水管维修费和乘车费,而这些以前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通货紧缩意味着0年能够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什么说通货紧缩不是件好事呢现在,爷爷奶奶总爱说他们小时候东西多便宜,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却总是说自己小时候东西要贵得多。
虽然物价低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我们还是害怕通货紧缩。我们被告知:一旦物价下跌,消费者就会停止消费,公司也会避免支出,工人会因此失业,最后我们会回到经济的黑暗时代。
但是,价格下降并不一定会影响特定行业的发展,我们不止一次地见证过这一点。20世纪初,亨利福特靠不断降低汽车的价格发了大财,他雇用的工人的工资是行业里最高的。举个更近的例子,虽然计算机的价格不断大幅下降,但是这个行业的赢利还是非常丰厚。产品价格的下跌并未阻挡计算机革新的步伐。由于设计和制造效率的提高,每年有数亿人能够以越来越低的价格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货紧缩只有在局限于某个行业时才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呢
现代经济学错误地认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一旦发生通货紧缩,人们就不愿意消费这样价格就会继续下降,而如果人们继续消费,价格下降的影响就会减弱。真是荒谬。
正如我们前面讲的那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消费,而是生产
不需要劝说人们消费,因为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如果人们不想要某样东西,那一定是有理由的,要么是产品不够好,要么是买不起。不管是因为什么,推迟购买产品,或者把要花的钱存起来,都是出于理性的考虑,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
实际上,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刺激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物价降到更合理的水平。山姆沃尔顿就是运用这个简单的概念赚了数百亿美元。
第一代等离子电视问世时,极少有美国人购买。尽管大家都想要一台,可一万美元的不菲价格却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但价格下跌时,越来越多的人果断出手,争相购买。不断增加的销量弥补了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于是利润大幅提高。
天资敏锐的经济学家总会说,价格下降会损害众多消费者的利益。可食品与能源价格降低真的很糟糕么医保花销或者教育投入逐渐回到可承受范围内,难道我们还会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规避相关风险么
虽然有这么多反面证据,通货紧缩还是被当作经济的头号敌人。这是因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政治家最好的朋友。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