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余祥在广州市呆过一段时间,并且加入了一个叫”洪胜堂”的组织,懂得复杂的江湖常识、事体,待没有外人的时候提醒道:”南叔,你老千万不要对外人说我们是你的什么人。”
南叔不解:”怎么啦你难道不认我这位表叔”陈余祥道:”南叔别误会,我们要提防彭昆找麻烦,你说过他有大把同乡在这里。”
南叔一听,明白过来,叹道:”刚才你们两个教训得过火了点,好了,好了,阿珠留在这里,你们跟我回去吃饭。”
仨个人一路无语,回到筲箕湾华人居地。
这里房屋密集,大多是红砖青瓦结构,在山坡上间或有红墙绿瓦的富人别墅。
南婶已提早备好饭菜,多是时令鱼类,或盐煮或清蒸,这时恰好有卖烧酒的在门外叫卖,南叔要了两斤。
陈余祥、陈百威初来乍到,诸多事务南叔南婶已安排好了,睡的地方是香珠的闺房,香珠搬去和父母同住。
先说好头几天两人各处走走,熟悉熟悉环境,然后和南叔一起去码头贩鱼,拿到春园街市场出售。
南叔这边按下不表,单述彭昆本是个争强好胜的无赖,从广州来到香港谋生处处与人争斗,挨了不少拳头。
为此,他天天在湾仔地带串联游荡,几个月就筹办了一个”广州同乡会”,所谓的”会”并无固定办公地址,只凭彭昆一张油嘴说通了三五几十个广州籍的同乡,凡与外乡人发生争执,串通一下,立即聚在一起替同乡出气,这一招倒还管用,广州人在湾仔地区很快形成一股势力。
谁都难免为争地盘、抢主顾、霸档口等利害关系发生磨擦,彭昆自有了”同乡会”做后盾,气焰也嚣张起来,俨然成了春园街市场一霸,争地盘抢主顾对他来说已是小事,有时甚至调戏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