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第8节

凤姐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几个人,你可能不熟但我跟你说,几乎各个都颓了一阵。醒悟过来的,现在还来得及做人;那些疯狂过头的,要么已经死了比如李志勇,要么就活得像条狗。总之,这是一群笨蛋。

我笑笑说不会吧。笨蛋的话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赚那么多钱。

凤姐不屑一顾的说:因为他们赶上了那个笨蛋也能赚钱的年代

16

水库一战之后,长毛一方彻底被打压了下去。死了一个,废了一个,这群人此后再也没能攒足士气与铁路宿舍区的人对阵,双方都有人被捕,但除了大虎被判刑,其余的人都是罚款或拘留,因此风波过去之后,大家倒也相安无事,各自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

而当年的钱也真的是挺好赚,不管做什么,只要胆大心细勤劳刻苦,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在90年代中期,这个城市里面最容易赚钱的手段之一,就是运营小巴。

首先,那个时候的公交系统不够完善,不仅线路少、站点之间距离远,而且发车间隔也长,人们出行极为不方便,在一些城郊结合部的区域更是如此。而小巴灵活机动,招手上车就近下车,2元至5元的价格也合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当时,这是政府默许的生意。

因此当作为兄弟几人中年龄最长的史跃提出这一想法时,几乎立刻收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要对史跃这个沉默寡言、行事低调的人赞上一句:他永远保持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并总是能想到最为靠谱的挣钱方式,然后不计成本不择手段的实施。时至今日,他依然是这些人当中最为富有的一个,并最先远离江湖。

当然,史跃只是商业眼光比较准确,但肯定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一行业的。在几年前,我市江湖中成名已久的一位人称杨四的大哥就已率先引入这一商业模式,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壮大,名下拥有有十几台小巴每天在路上川流不息,一年下来至少获利百万。但尽管如此,他还远远做不到垄断虽然后来他非常想这么做,并一度接近了成功,这个事情稍后会提到。

由于杨四的车队主要活动在市区范围,具有线路短、往返快的优点,因此深入人心。几年间,并不是没有眼馋的人妄图分一杯羹,但大部分都被杨四远交近攻,或pk,或招安,几场硬仗下来,他在市区的地位牢不可撼。因此,史跃、李志勇、二斌、佟健四个人凑钱买了两台小巴,主攻城区到近郊之间的空白地带,史跃和二斌、佟健和李志勇分别组成搭档,而韩强由于住在南郊,并且一直在帮他搞运输的叔叔开大货车,因此没有参与其中。

由于水库一战导致郑岩等几个参与其中的职高学生被开除,过早的进入社会,因此他们也就兴冲冲的加入了大哥们的队伍,每天跟着出车,喊票,买饭打杂。

所谓喊票,就是站在小巴门口,把线路上会途径的主要地点喊出来,以方便乘客选择。开车以后,负责收钱,通知司机要在哪里会有乘客下车等等。而时不时出现的凤姐无疑也是一道风景,站在门口手扶车门,嘴里叼着烟高声喊票拉人,效果极佳。

由于市场火爆,因此小巴的生意相当不错。每天由穿梭于城区郊区之间,客流量巨大,每一趟都是坐满站满,几个来回下来能有几百块的纯利,史跃和佟健等人天天笑得合不拢腿,全然不知真正的大战已经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