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郑岩几年,觉得他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不吹牛逼。
郑岩如果说,咱们今天去干谁,那就一定是要开战。
他很少过多的聊往事,偶尔谈起,从来都是说自己某次被人追砍,某次被人圈踢,某次差点被打死,满嘴辛酸史,打胜的仗绝口不提。
郑岩毕业后考入了一所职高。铁路中学所有成绩不好不能继续读高中的人,大部分都被这所学校收编,所以很自然的,郑岩再次和大虎成了同学。
附近几所中学的后进学生汇聚在一起,这个职高的环境可想而知,非常糟糕。不过好在,大家对于糟糕这件事已经习惯了。
在大虎的引导下,郑岩很快融入了铁路中学在这所职高里面的小群体,并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参与了数次械斗。虽然有胜有负,但郑岩凭借着一次比一次勇猛的表现,博得了周围群众的信任,高速成长为团伙核心。
不过,郑岩虽然在升入职高后变得极富攻击性,但却从未因为自己而引发群殴。每一次的参战,郑岩都是以助拳的角色杀入并且喧宾得主,即使受挫,也从不向李志勇、佟健等社会上的大哥求助。在战事不利的时候,郑岩都是看成败人生豪迈,拾起棍棒从头再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直到94年末那起轰动一时的水库之战,不但断送了大虎8年的青春,也让郑岩丧失了求学资格,正式踏上职业江湖路。
尽管入学后郑岩、大虎等人表现抢眼迅速蹿红,但对于一般同学来说,他们只是不安心读书的坏孩子罢了,没人觉得他们真能兴风作浪。
大约是年末的一天,放学后,校门口停着两台小巴,其中一台坐满了人,史跃、李志勇、二斌、韩强、佟健等人悉数到场,还有一些半熟悉的面孔,另一台车则是空的。大虎和郑岩以及铁路宿舍区的一群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全校同学的注视下被李志勇径直拉上了空车,奔赴战场。
那年代,所谓的“大哥、小弟“关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暧昧,谈不到谁对谁发号施令,基本全凭个人魅力,来去自由。
但是学校外面两台坐满了混混的车接走了一群本就不安生的学生,据说还是去打群架,这样的孩子,还能被称作学生吗
果然,那天登上小巴参战的职高学生,绝大部分都再也不能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