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飞鸟有灵,感应到几人身上自然灵动之道韵,不自觉便生出亲近之意。道家一向崇尚自然,与自然相亲。万物有灵,生出如此感应倒也正常。
青柳、碧桃和丹朱见此处花草丰茂,又与院外截然不同,便生出几分好奇,几个小家伙嬉笑着在花丛间打闹,使得这方天地越发显得富有生机,自然灵动。
几人寒暄过后,老道士言道:“墨道兄,养心亭内已吩咐童儿煮水烹茶,且随我前来亭一叙。”
说罢,率先在前面引路。几人分花拂柳,沿着花丛小径向小院儿深处行去。
这方院落在外面看去,不过两进院大小。可是置身其,却仿佛广大无边,其间却也是山环水绕,翠竹秀林,清幽雅致。显然有大神通之人布下了须弥芥的法阵,方才如此玄妙。
老道士领着诸人穿过一片花树,又沿着溪流而上,不一会便在一片青青翠竹隐约可见一角飞檐斗拱,却是一座八角凉亭。
凉亭间的石桌上摆着一个红泥小炉,两个青衣小童儿正在烧水,乳白的水气缓缓飘出,很快便散逸在拂面的山风里。
墨非随老道士行至亭,不禁笑道:“许道兄,你确是好雅兴,每日间在这翠竹流水间,修真养性,倒是要我忆起了昔日仙十友的王摩诘的那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所言虽是山僧侣所居之寺庙,却也与此地此景颇为相合。倒叫我好生羡慕。”
几人分宾主落座,早有小童儿捧茶,淡淡的茶香一时间在这方小亭弥漫,越发显得清幽空明,缓缓,一种微妙至深的道韵在从众人身上蔓延,融入这片万籁俱寂的宁静之。
一阵山风拂过,前面三清宫大殿之清润扬的钟磬声隐隐传来。一时间,仿若静生动,自然而然的生发出一种生气远出的飘渺韵味。
亭众人,素手弄茶,自然闲适。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
那弥漫的道韵缓缓渗入到了山情水态之,仿若随着拂面而来的山风化作了天光云影,冲淡而空灵。(请搜索乐读窝,更好更新更快!
<cener>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