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欢相信皇帝知道安邑的事情之后,自然会在心里愤怒于袁崇尚的愚蠢,但是却未必真的会对袁崇尚痛下杀手,此人当初是皇帝陛下身边的贴身护卫,而且是皇帝最为信任的臣子之一,这一点,楚欢离京之前,在光明殿皇帝的语气中就能够感受一二。
袁崇尚骁勇,但是心机却未必很深,而皇帝陛下对这种人,却并不会有太大的顾忌,皇帝也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心腹臣子杀尽杀绝。
袁崇尚先是在奏折中欺瞒不报,这是欺君大罪,此后又兵败玉锁湖,损兵折将,枕边人更是天门道的卧底,这些罪责摆在明处,砍下袁崇尚的脑袋,绰绰有余。
朝中对于袁崇尚怀有敌意的自然不可能没有,这种时候,少不得有人要落井下石,置袁崇尚于死地,而楚欢在奏折之中,将平定天门谋反的大部分功劳推到袁崇尚身上,实际上就给予了皇帝一个可以自由进退的选择。
皇帝若是想杀袁崇尚,自然一道旨意便可以,但是若想保住袁崇尚,楚欢这道折子就等若变成了皇帝维护袁崇尚的筹码。
袁崇尚有罪在身,在楚欢的折子里,却也是有大功在身,皇帝完全可以以此给予袁崇尚将功赎罪的待遇。
虽然皇帝可能已经从林冰的奏报中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楚欢这道折子,想必也是皇帝十分愿意看到的,能够让皇帝很舒服地随意做出裁决,想必皇帝心里也会很舒坦。
袁崇尚当然也明白其中(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