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胜者为王[快穿] > 不学无术纨绔嫡子 10

不学无术纨绔嫡子 10

安王找麻烦也就那一日。

赵君心不为美色所动, 酒宴安排失败。安王当场装醉匆匆离去, 再也没回来。后来还赐给赵君心好些东西作为弥补。

赵君心接受王爷的招待, 又收了一份厚礼, 按规矩必须登门感谢并回礼。

第二日, 他让暗卫递拜帖到王府, 却得到消息安王昨日就已离开洛阳, 归期不定。

有点落荒而逃了。

赵君心觉得安王似乎完成任务,准备躲着他。

前思后想,他也不知道安王到底执行什么任务。利用美色考验自己意志力

不过安王的离开对他倒是一桩好事, 他能安静过自己的日子。

赵君心将丰厚谢礼送上, 与安王的焦急也算画上了句号。

之后的日子, 赵君心早晨出门开花,下午与晚上就房间里画画。

洛阳牡丹花开将近一月,早花已谢, 中花盛放,晚花刚刚打开花苞。赵君心算是看了个够本。

美丽的景色看不尽、赏不完, 每日都能见到新鲜的人和事。由此,赵君心还画了一副七尺长工笔绘卷洛阳牡丹会,记录牡丹花开时, 洛阳千姿百态的花与百姓的市井生活。

花季的少女结伴出游, 在花间斗琴、赛诗歌, 展露才艺,人比花娇,聪慧敏捷, 不输男儿。隔壁的公子们骄傲自大,打着以文会友幌子想指点指点,却被姑娘们的文采比得自惭形秽,灰溜溜的离开。

小孩们在花间嬉戏玩耍,藏猫猫。几朵盛放的洛阳红,硕大的花朵与繁盛的枝叶将娇小的孩童彻底遮掩。心急如焚的母亲以为孩子走丢急得掉眼泪,却听见一声稚嫩的呼唤。母亲发现孩子,惊喜之后收起急切的眼泪愤怒地拧着孩子的耳朵,将孩子拽出来。

古华园外排上了一溜桌子,上面放好纸墨笔砚,种田的庄稼人与读书人的秀才、先生同场竞技,绘制牡丹图,其乐融融。最终的魁首由一位花农夺得,大家纷纷恭喜,其乐融融。

锦衣公子追着花农讨教养花心得的场面不算稀罕,赵君心也常常凑上去学习。

花会中,也常见有钱公子拿着钱要换花,名贵品种不是钱能买到,所以也常见富贵人家追着花农跑的景象。

赵君心没能忍住,也去问过,养得好的人他自己没有去打扰。侥幸挑了从几位养得不那么好的人,花了些钱各种色系的牡丹都买了些。他很奢侈地重金聘请当地一位有名的花农,让护送所有的牡丹会京城。

“我说公子,你这么弄活不了。我不差这点银子,你别花冤枉钱。”花农警告。

越是名贵的品种越娇弱,难伺候。公子花钱买的原本就养的不好,经不起折腾。从洛阳一路到京城,就算侥幸路上天气适宜,花枝状态良好。这个季节种下去也没啥希望。

牡丹的栽培与嫁接最好的季节秋季,春夏移栽虽然也能蠢货,也不知道多少年才开花。

丞相府的公子,要是把不开花的罪过怪在他头上,他一小老百姓可承受不起。

“老先生我知道,我知道。”赵君心劝“这样,我给你写个保证书,这些花无论死活与你无关,都是我的错。你可以找个熟人做个见证。”

赵君心也知道这些花不易存活,但京城的品种实在有限。养活不成问题,养好开花不容易。这大不了多调理几年。

听这话,花农的担心少了一半“这倒不必。花送到了,给钱让我走就好。”

他只管运输途中照顾牡丹,以他的技术管活的自信还是有的。但花送到了,丞相府的人能不能养活就不知道了。

“这是当然。”赵君心道。

最后他的保证书还是写了。丞相公子这个身份,在他看来算不上高贵,头上还有那么多压着他的人,然而在花农面前,这个身份却能压死人。

一张保证书,让花农安心办事。赵君心盖上了印章,将保证书交到花农手里。

保证书拿在手里,花农多少还是放心许多。跟着护送牡丹的车队前去京城。

立夏的那三天,赵君心去了嵩山。

去少室山少林寺为皇帝、皇后以及赵家父母兄弟祈福,听老禅师讲经说法;去太室山峻极峰,游览三十六峰青翠景色。

再度返回洛阳,稍作歇息,中岳嵩山的景色绘制完毕。

“公子,你画得越来越好了”暗卫二号一直守在赵君心身边,看着他作画。

早些时候在衡山,公子还常常为画画苦恼,每一笔每一墨都要费尽心思去思考。可如今一起,画作一气呵成。

他看着公子在洛阳将三山与衡山的图都重新画过。他一介武夫不懂画作,但新画确实比原来的要好一些,不比皇帝收藏在宫中的珍宝差。

赵君心“多谢夸奖。”

能到人赞许当然当然很开心。

5月底,赵君心与众人花了七日的功夫才游览完天下第一险山的华山。

锦衣卫没有出现,但他们用了快半年的时间做准备。登顶华山的古道,从山脚到华山诸峰的都再度整理加固,道路两旁嵌入锁链,方便人借力行走。

华山道路险峻只有一条容纳一人通过的小道,有暗卫上下保护者,平安未来没问题,人多起不了作用反倒容易坏事。

华山之美,不仅没在险峻壮观,而是各峰景色不同。

北峰道路最险趣味盎然,东峰观日南峰摘星,西峰景色最美,还有鹞子翻身、长空栈道、苍龙岭,边看、边画、还完了个痛快。

当然,赵君心上山之前,下山之后,锦衣卫都打卡一般彰显存在。

为赵公子修筑这些方便攀爬的锁链不容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花销巨大。于是赵君心这回给的小费也多出不少。

这次行动,还有两座山没有攀爬,但皇后赐下的银两已经花光。

计划中的经费开销不过200两,但实际花费却多了10倍不止。

当然,他也不缺银子,没有必要节省。

6月中旬,登上泰山极顶,后入东岳庙天贶殿为皇帝、皇后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