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第120章

秦玲玲给两人的杯子续了水, 准备去厨房切西瓜, 给两人单独聊天的时间。

不过她这脚刚准备走, 江小奔却喊道“嫂子, 你不用出去, 我也有话跟你说, 想找你说点事。”

秦玲玲点点头,应道“那我先把西瓜拿去泡冷, 等会进来。”

等秦玲玲一走, 江小奔说起家里的事情。

“瑶瑶,我爸妈同意我去深市了。”

“真的”

“嗯。”江小奔说这话的时候,表示上有些激动, 只一会, 又犹豫道“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要真的去了深市, 咱们可就要等很久才能见一次面了。”

顾瑶一愣, 一下子没说话。

这个问题她之前是想过的, 不过很快又没放在心上, 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现在他们还没结婚, 各自多奋斗奋斗也好。

但是想着太久没能见江小奔,她心里也是挺舍不得的。

正好秦玲玲走了过来, 把顾瑶的思绪拉了回来。

她把位置让了点出来, 喊道“嫂子,这边坐。”

说着,她连忙把江小奔拿来的莲蓬, 给自家嫂子剥去,“嫂子,你吃这个莲子,可好吃了。”

秦玲玲接了过来,说了声谢谢。

顾瑶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瞒着自家嫂子的,所以在秦玲玲坐下之后,顾瑶把江小奔刚才说的话跟她复述的一遍。

“小奔要去深市”秦玲玲问道。

江小奔点点头,“嗯,是有这个打算。”

“为什么想去深市”秦玲玲反问。

现在还是七七年,等到七八年开了大会之后,深市才被列进了改革开放的首选地方,那个地方,才快速的发生变化。

当然,现在深市那边虽然还是被人称呼为小渔村,但是比起他们这边县城,也不算什么小地方了,毕竟临靠着港城,如今的港城还没回归,深市作为最靠近港城的城市,得天独厚的地势,还是让它成为很多人打工开设工厂的首选地方。

江小奔把自己从表哥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跟秦玲玲说了一下,说那边靠近港城,机会会多一些,近一年随着十年运动的结束,现在好多地方已经在快速发展了,他也是想去闯荡一番,看看能不能有点别的机遇。

他说,“我总不能带着瑶瑶一辈子在农村的,我想去闯荡一番。”

别看现在局势还不稳,但是胆大的人,偷偷做生意,有不少人已经挣了不少钱了,江小奔从一开始,就不是安分在农村的人,自然也心动的。

秦玲玲这还是第一次从江小奔嘴里了解到这些事情,知道这是一个有抱负的男人。

“想好什么时候去”

江小奔摇头,“还没确定下来,不过应该过了今年再去吧”

他知道,计划好和动身前去,总是需要点时间的。

秦玲玲点点头,“你心里有计划就好,男人出去闯闯也是好的。那瑶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有嫂子的支持,顾瑶倒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嫂子,我不懂这些,不过江小奔既然想去,那就去吧,就像他说的那样,总不能一辈子在农村的。”

虽然近些年来,像他们这样的贫下中农好成分,让他们自身很自豪,但是,自豪的同时,他们其实更向往的是城市里富裕轻松的生活,没有人愿意生来下地干活,累死累活一辈子,谁都想去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特别是收音机电视电影普及的时候,大家对城市的向往,可比后世的人更加的强烈。

有姑嫂两人的支持,江小奔很高兴,说道“我到时候应该会跟表哥一起去的,瑶瑶,等我挣了钱,你就可以过的更好了。”

“嗯,我相信你。”

江小奔说完话,秦玲玲就去切西瓜,给两人送去,给隔壁也送去几块,之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把少有的时间留给两人相处。

江小奔没待多久,很快就骑着自行车回去了。

秦玲玲回来的时候,顾瑶正在发呆。

“怎么了”秦玲玲拎着个篮子进来,问道。

“嫂子,其实我也有些不舍得的。”顾瑶双手撑着下巴,嘟囔着说道。

秦玲玲知道她说的不舍指的是舍不得江小奔去深市。

“不过他想去,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我总不能那么自私。”

顾瑶自己明白,江小奔所想的都是对的,所以就算现在有不舍,但是也觉得应该这么去做。

秦玲玲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别担心,等到他去深市的时候,没准你也想跟着去呢,到时候你们也能一起的啊”

“啊嫂子,我也能去”顾瑶显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秦玲玲笑道“是啊,他能去,你为什么不能去现在国家越来越好了,没准等到明年,会有很多对咱们好的政策下下来呢,到时候,你也能去。反正就是,未来多的是希望,你不用愁。”

因为能窥见历史的发展,所以秦玲玲对江小奔想去深市,表示一百个的赞同。

七八年改革开放,深市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江小奔是个有能力的人,在那个到处是机会的城市里,就算混的再差,应该也能挣点小钱的。

随着农忙双抢的接近尾声,秦玲玲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

已经到了八月底了,秦玲玲整个人都黑了一圈。

期间,杨琴来找过她好几次,一会是借书,一会是还书,每次来都带了不少水果来探望她,说自己进步那么大,都是秦玲玲功劳。

秦玲玲不敢居功,只说希望自己的书本能帮助杨琴。

看距离宣布高考恢复的时间快来了,杨琴也终于在这一刻,忍不住的同秦玲玲说起一些关于高考的事情,毕竟现在距离高考公布也快了。有人厉害点的,应该能收到一些风声的。

“我听说,上面现在正在紧急召开各种大会,很有可能,高考要恢复了。”虽然明知道高考要恢复了,可杨琴说这话的时候,还是表现的十分激动。

要知道,前世的她,被一个男人迷煮了,傻乎乎的跟着他过那苦日子,在高考恢复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学习参加高考,错过了改变自己人生的重要时刻。

所以这一次,她重来一次,说什么都要努力的学习。

说起来,杨琴之前在农场的认真学习,就有很多人都在背地里笑话她的,笑话她傻乎乎的,这高中都毕业了,都不小了,真没必要学的那么认真,偶尔看看书倒也没人说你,大家都是渴望知识的孩子,但是你把所有科目的书本都重新温习,就有点傻了。

关系好的人,会劝她不要花太多精力在这方面上,多和其他知青一起享受集体活动,而不是一个人闷在宿舍里学习。

而那些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却在背后笑话她,有时候甚至会当面讽刺一番。

杨琴是知道那些人在背后怎么说她傻的,但是不管自己多傻,她都觉得高兴,值得,反而那些背后骂她的人,她觉得他们是无知罢了。

如今,上面召开的关于恢复高考的会议,农场很多知青家里多少都有点关系,这只要有人知道,就很容易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出去。

这小半个月以来,听到关于“高考恢复”消息的人越来越多,也很多人开始紧张起来了,暗道“这高考该不会真的要恢复了吧”

虽然这事情还没有个确切的通知,但是这一年时间里,大家都能看到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所以,即便是高考恢复,也是觉得不奇怪的。

直到此时,大家再看杨琴,才发现,杨琴的努力学习,还真的不是傻,相反,是她太有先见之明啊

不少人都在盼望着高考恢复改变人生的,这会再看杨琴,都不敢轻视,反而有些惊讶她是怎么做到那么早就已经预见这一切的

当然,杨琴告诉他们,单纯是自己想要学习,盼望有一天回到城里,以后有机会当老师。

有人反驳说她就算当老师也不用全部学习上,这又不是要做全能老师。杨琴也只笑笑,没有多解释。

而很快的,也有人也跟着杨琴一起学习了,生怕高考真的恢复,他们赶不上那些应届生。

很多人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再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杨琴很快成为他们的老师,解题讲解。

当然,有人担心高考恢复,跟不上步伐,在认真学习,也有人不相信这已经取消了十年的高考,又突然恢复。

逐渐的,农场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相信会高考的,跟着杨琴努力学习。而这一部分人,占了少数。大多数知青下乡多年,这知识早就已经还给学校了,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