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江山国色 > 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试

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试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d></r></ble></d>

<d><ble border='0' lgn='lef'><r><d>

<scrp lnguge="jvscrp" src="/scrps/red/syle4.js"></scrp></d></r></ble></d>

</r></ble>

洛阳宫,早朝退却后。

李重留下周旭,苏威等人于乾阳宫叙话。

李重看向周旭问道:“洛阳修殿内图书典籍都整理好了吗?”

周旭回禀道:“陛下,都已是整理好了,修殿之书出自长安嘉则殿,当年有书三十七万卷,武皇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人对这些书进行编次,剔除其重复和猥杂之书,整出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现都收藏在东都的修殿。”

“我军攻破洛阳时,姬侍郎,已是命令士卒好生看守好修殿,命人不可有毁伤。”

李重欣然道:“姬川倒是做了件好事,这些书都是前人之心血,当年秦始皇毁书坑儒铸就大错,朕不会学他。愚民不过一时之举,但惠民才是万世之得。”

周旭拱手道:“陛下继承古训,崇儒重道,此乃明君所为。”

李重笑道:“朕的意思当然是如此,书籍可供天下人所看,不可皇家独享,朕要你从民间多检些书手来,将这三万余卷的书籍抄录两份。一份送到幽京的国监,一份朕决定在洛阳设一书院,让天下有识弟皆可来学习。”

周旭露出喜不自胜的神情道:“陛下此乃是盛事啊。”

李重看向苏威道:“苏爱卿,你觉得如何?”

苏威道:“微臣也是觉得此事堪好。”

李重道:“苏爱卿,朕想让你负责校书之事,另外我请你作这洛阳书院的山长。你觉得如何?”

苏威听了不由讶然,但转念一想。校书之举,乃是流芳百世之举。对于自己这个行将就木的老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身后名更看重的。至于为一书院山长,岂非将来天下许多读书人都为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天大的荣耀,对于苏家人脉也是大大有好处的事啊。

苏威道:“老臣年迈,本不堪此任,但蒙陛下看重,不以微臣老朽,委以重任。老臣必当尽力而为,以报答陛下隆恩。”

李重听了欣慰道:“朕就知道苏爱卿一定会答允的。”

李重斟酌了下道:“朕赐洛阳书院为皇家书院,苏威就为首席山长吧,周旭你可以协理此事,请天下名儒来书院教习,第一批洛阳书院的士,就以一千人为限吧。洛阳书院两年肄业的士,可免去县试,直接入原籍参加郡试。若是特别优异者。可直接举荐给朕。”

周旭与苏威当下一并称是。

洛阳有的是士族俊杰,五陵弟,李重让士族入洛阳书院读书,也是收拢人心之用。等于给洛阳士族弟开了一条终南捷径,让他们为大赵效力。

李重对周旭问道:“今年秋天郡学取士,进行得如何了?”

周旭闻言道:“郡学考试的章程。早已拟定,一卷为四书五经。二卷为天地理算术农识,三卷为策论。县学郡学士早都习以为常了,两年前的国试也是采此三卷之法为国选材,士们和民间百姓还是比较称许的。”

李重听了问道:“当初姬爱卿曾与我言,取人才之事,办县学郡学,非十年之功不成,而今快十年了,县学郡学着有成效,实在是令朕欣慰。这都是周爱卿你教导有功啊。”

周旭听了连忙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乃是陛下重教育之事,奉为国策。自陛下所提的韵,标点在民间普及后,不少如臣一般的寒门弟,都有了读书进学机会。故而这几年郡学县学国监所培养的人才,不尽其数啊。”

李重听感叹道:“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越终而灭吴,而今天下寒门士族人才,都认同朕以县郡之试,为取才准绳实是不易啊。”

周洲也想到这十年来,培养人才辛苦,亦不胜感慨,而今他最得意的两个弟,赵欣,周洲都已是官居郡守了,这叫他如何不欣慰。

李重道:“天下人才如过江之鲫,有才学之士何等之多,但我大赵官职有限,要尽数取士恐怕不容易啊。”

周旭道:“科举本就是国家论才取士之大典,挑选人才之的精英,来辅佐陛下,匡扶社稷,要是人人皆可为官,何必要科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