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个问题,这黄允已经成亲,而且还是豫州陈留的望族之后。
妻子复姓夏侯貌似和曹操有点亲戚关系。曹操曾说过,那夏侯氏论辈分,是她的侄女。
很有才能,并且极为贤淑,人长得也漂亮。
自嫁给黄允之后,一直是恪守妇道,谨尊女诫所言,许多人提起她,都会称赞连连。
不想那黄允在得知了袁隗的意图后,立刻要休了夏侯氏。在他看来,攀附上袁家,其前程远大于那夏侯氏的支持。任凭夏侯氏如何哭劝,这黄允就是一门心思的要这么做。
董俷当时听闻了这件事情,恨不能过去揪下那黄允的脑袋。
也幸亏当时曹操在,拦住了董俷。冷笑道:“西平莫要担心,我那侄女有的是手段。”
果不其然,数日后传来消息,夏侯氏居然同意了黄允的意思。
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黄允召集亲朋,当面说明。黄允也没想太多,就请了不少人前来。酒宴中,夏侯氏突然发难,把黄允要休她的理由讲述了一遍,还诉说了许多黄允的糗事。最严重的一点,就是那黄允在娶了她后,曾抄袭了她的文章。
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董俷和曹操也都在,忍不住大声叫好。
夏侯氏还举出了证据,令黄允恼羞成怒,当场拔剑。曹操过去一脚踹翻了这黄允,又被董俷按在了地上一顿暴打。而后夏侯氏表明和黄允再无关联,事后离开雒阳时,董俷和曹操还去相送。有时候想想,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那黄允怎就脑袋进了水吗
黄允在雒阳的名声彻底臭了,此后不知所踪。
而经过这件事以后,董俷对于名士的嘴脸,颇不屑一顾。
如今又听了石韬一番话,忍不住说:“人人都说礼义廉耻,更有无数虚有其表的人嘴里挂着礼义廉耻。可如果和广元相比,这些人实在是令人发指。广元,实不瞒你,我原本对士人颇有偏见,但今日听广元的一席话,我才知道,这世上,真有名士。”
石韬不禁连连的客套。
一路上,和董俷又聊了很多话题。
在大多数时候,董俷也只能做倾听状,只是偶尔说两句,却大都是点在了石韬的心坎。
一个并不成熟的念头在董俷脑海中形成。
已经进入了颍川郡,董俷终于忍不住说:“广元,我有一法,说不得能令天下寒士尽入朝中。”
石韬忍不住来了兴趣,“敢请教,是何方法”
“科举”
董俷对于科举制度说实话并非是非常熟悉。上辈子大半光阴是在山林中渡过,而科举制度在当时,也已经被废除。董俷也是从一些书上,和老人的口中了解了大概。
石韬疑惑的说:“但不知这科举是什么”
董俷当下把他所知道的科举制度讲述了一遍,不想让石韬听得却是目中异彩连连。
“若是能行此法,则天下寒士就有了出路”
董俷笑道:“我也只是胡乱一说,但具体操作起来,只怕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呢。”
“这有何妨只需依将军之所想,完善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