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与惋惜,我为祖父的一生感到惋惜;我为崔二胯子兄弟、十二金刚和军师感到惋惜;我为当年与崔二胯子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一千多名弟兄感到惋惜;我也为当时全东北几千万、甚至全中国的几万万同胞感到惋惜。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点原因;如果不是当年崔二胯子等人陷入一种极大的恐惧之中,队伍在鬼子清剿之时就决不会如此军心涣散,一定能够早早就洞悉鬼子的阴谋,也就不至全军覆没。
崔二胯子是一个绝对的英雄,铮铮铁骨、满腔豪情,但是,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七情六欲;英雄也有喜怒哀乐;当然,英雄也会有恐惧、悲哀。崔二胯子就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铸成大错在崔二胯子的年代,科技和教育都远没有现在发达。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迷信思想,信神、信鬼、信命运。尤其如崔二胯子这般,每日过的都是刀头上舔血的日子,迷信色彩就更为深厚,甚至浸入骨髓。我想,崔二胯子并不怕死,但是这不代表他没有恐惧,相反,或许他所恐惧的事情和恐惧程度,要比我们更多。
崔二胯子与一干弟兄决定盗墓之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过,不怕死并不代表没有恐惧。盗墓之始,一切顺利,但自从发现古墓“诅咒”,崔二胯子的心理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场景,在地下十几米深,暗无天日、充满阴气的古墓之中,突然看到这样一句咒语,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一定是极度震惊。
英雄之异于常人处,不在于没有恐惧心理,而在于他们可以比常人更能抑制恐惧,不会手足无措。军师经历过其二叔在埃及古墓中遭遇法老诅咒、横死家中的恐怖,自然会心有余悸,然而军师毕竟是读书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更会相信科学,所以猜想当时军师的恐怖之情应该会比崔二胯子要轻。
从祖父记录看,崔二胯子应该读书不多,又是自幼习武,很早就混迹于绿林之中。东北地处偏僻,以当时情形来看,关外人教化未深,自然崇尚鬼神之说。所以我猜想以当时的种种情况,崔二胯子心头的恐惧,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崔二胯子能够强定心情,不至于大喊一声“妈呀”之后转身就跑,继续镇定指挥,实在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不能够过分压抑自己某方面的情绪,因为过度压抑后,一旦在某种情形下突然全部爆发,其后果不可收拾。崔二胯子当时强自压抑心头恐惧,继续镇定指挥,之后又突然见到皇太极额头之上的“天眼”,心头骇异一定不是我今天躺在这里就可以想象到的。见到“天眼”之前,由于军师的劝说,再加上“诅咒”之言确实并无凭据,很可能崔二胯子对“诅咒”之说还是将信将疑,但见到“天眼”之后,恐怕对先前在棺盖之上的“咒语”骤然间信了八成。因为自古以来长有“天眼”,除了神仙,便是妖怪。
之后世事难料、阴错阳差,先是老丧生,其后刘二子被自己亲手点死,崔二胯子一定已经在潜意识里觉得,古墓诅咒开始“应验”。其实我们可以想象,老八以及刘二子之死,并非和诅咒沾边。其时他们在奉天城外大张旗鼓盗墓已有三月。